365wm完美体育手机平台总裁禄丹女士接受新华财经专访
近日,365wm完美体育手机平台总裁禄丹女士接受新华财经专访,分享内容包括信用债行业信心修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债市场和转债市场等观点。
利好政策不断 绿色债券迎“丰收年”
2021年,无疑是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一个丰收年。品种创新方面,监管机构推出了碳中和债券和蓝色债券等绿色债券创新子品种,并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等广义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大家族成员不断扩容。
市场规模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碳中和债创新推出,带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金额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4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二。据365wm完美体育手机平台统计数据,2021年前11个月,我国新发行贴标绿色债券535只,规模约5210亿元,其中新发行碳中和债券219只,规模约2315亿元。
同时,国内绿色债券市场运行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发行主体主要分布于北京及东部沿海区域;募集资金投向高度集中于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等领域。
禄丹指出,365wm完美体育手机平台与子公司安融征信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及绿色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合作和实践,已为十余家绿色债券发行人提供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服务,包括为近日发行的市场首单水电绿色类REITs“中金公司-国家电投-重庆江口能源基础设施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提供绿色评估认证服务;为多家城商行和农商行提供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服务;创办绿色债券研究专栏《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周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月报》,并发表绿色金融领域研究文章20余篇;与河北金融学院合作办学,成立绿色金融应用研究中心并开设绿色金融特色班,与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合作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
2021年,绿色债券利好政策不断,为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保障。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操作细则(试行)》,促进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及高质量发展;证监会研究稳步推进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禄丹称,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ESG投资理念的接纳及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注和依赖,ESG和环境信息披露必将成为绿色债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未来三年内,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债市场必将创新不断,发行规模和数量将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建议,禄丹表示,将进一步严格碳中和债标准,打造精品绿色债典范;鼓励绿债产品创新,鼓励发行政府绿色专项债券;加强激励机制,提升对碳中和债券的政策支持力度。
2022年信用债到期分布相对均匀 警惕高级别主体风险事件
截至2021年11月末,今年信用债违约数量及金额均高于去年同期,多发于房地产业和航空业,但新增违约发行人有所减少,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业结构转型阵痛、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信用债违约呈现高级别违约主体继续增加、行业集中度较高、城投债违约率下降等特点。
禄丹表示,在国家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城投平台逐步剥离政府融资功能转向“市场化经营”,城投与政府的关系也将重塑。但目前城投平台大多处于转型发展初期,整体效果并不理想,面临转型方向不明确、资源整合不到位、资产质量欠优质等问题。城投转型主要包括参与片区开发、城市更新、城市管理、投资当地新兴产业等方向。城投平台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当积极投身当地产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化解自身债务风险。
她提到,2022年信用债到期偿还量分布相对均匀,不会出现明显的到期高峰。2022年信用债到期规模仍以地方国企为主,考虑到永煤事件对河南省融资环境的影响,多地政府加强国企监管,预计不会出现更大违约潮。
“首先应认识到债券具有信用属性,违约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也是我国债券市场走向成熟所必然经历的。债券违约一定程度上教育了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除加强债券违约风险防范之外,同样应当提高违约风险处理和化解能力,逐步形成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的市场化、法治化,通过破产程序等妥善处置风险,以实现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禄丹称。
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及金融对外开放的关键时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为重要,信用评级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风险提示、风险预警缓释和优化资源配置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及时向市场传递债券发行人信息,使投资者提前关注债券违约风险。
2021年8月6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意在更好地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行为,提高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水平,提升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形象,督促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发挥自身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评级结果是在完成尽职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债券发行人未来本息偿付能力和意愿出具的判断,更多体现参考作用,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险预警作用。但评级结果并非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在参考评级结果的同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或信息对发行人实际信用风险加以判断。
禄丹表示:“债市信用风险防范首先应当规范债券发行,债券发行应当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契合,限制过度发债,体现真实需求。债券发行后则要加强对发行人的跟踪及研究,落实信息披露和资金监管等制度安排,关注重大突发事件、负面信息、行业风险等违约征兆等,做好风险防范与化解。”
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
我国债市的互联互通是我国金融监管思路由“分业监管”转向“功能监管”的重要标志。其中金融基础设施共有五大板块,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是简单地拼接,而是在优化分工的基础上推动功能整合。同时需顺应当前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强化互联互通相关信息技术支撑,如加强区块链、大数据等应用,推动债券市场数字化发展。
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的大背景下,两大市场间的互联互通将有效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未来市场的扩容和深化值得期待。
禄丹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优化顶层设计,统一债券监管框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密切联系,尽快制定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相关实施细则。第二,建立集中统一托管的债券市场托管体系,满足市场多样化灵活的交易需求,保证市场的有序和效率。第三,强化债券发行主体信息披露义务的同时,加强信用评级统一管理,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制造业板块可转债表现出色 明年高景气度产业领域机会偏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可转债债券数量存量425只,涉及发行人达413个,债券数量比重占全部信用债存量1.07%;票面总额6,479.23亿元,票面总额全部信用债存量比重1.52%。其中2021年新发行可转债数量并没有增长,2020年169只,2021年109只,但2021年新发行可转债票面总额比去年高;2021年可转债发行人数也没有增多,2020年164个,2021年107个。
禄丹称,今年可转债在制造业板块表现最出色,截至12月22日,2021年制造业可转债最新总额995.82亿元,数量有82只,数量占2021年总数75.23%。转债市场与权益市场表现联动性比较显著,权益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正是因为新能源行业炙手可热,与之相关的制造业转债规模也最大,反映出投资者对新能源相关的制造业有非常好的预期。
禄丹表示,明年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随后的各种政策表态,预计投资者仍然会寻找行业景气度和稳增长政策下的结合点,高景气度支撑和困境反转的行业均有机会,如高景气度的新能源车、军工、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相关板块,困境反转的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环保等相关板块。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