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垃圾债市场需重点破解的制约因素
作者:365wm完美体育手机平台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击数:
● 垃圾债发行交易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银行间市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和交易所市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包括2015年停发的中小企业私募债),都具有发行条件宽松、注册发行周期短、募资投向限制少等特点,与国外私募垃圾债券较为相似。但我国垃圾债发行交易配套制度不够完善,也未与投资级债券形成明显的市场分层。
● 专业化机构投资者力量不足
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形成长期限机构投资者与高收益金融产品之间互促共生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长期限、高收益金融产品占比低,吸引力不足,难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风险偏好需求,如目前保险资金平均负债久期为13.2年,资产久期为5.8年,两者相差7.4年。另一方面,很多机构投资者风险识别管理能力较弱,投资高风险债券的监管限制也较多,保险资金、理财产品只能投资AA及以上信用等级的债券。
● 垃圾债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偏低
缺乏流动性是私募债券普遍存在的缺点,中国低信用等级债券交易更加不活跃,即使出现大幅折价,也不容易找到买家。债券市场做市商对中低评级债券的覆盖率低,反映交易成本的双边价差偏高,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做市商权利义务不对等——要承担持续双边报价的义务和风险,但相应的激励与补偿不足,缺乏相对于非做市商的比较优势,拉大双边价差、规避风险成为做市商的理性选择。
● 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不完善
违约清偿率是国外高收益债券估值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违约债券处置市场化程度不高、处置效率低、清偿率低、资产保全难,如果发行人拖而不偿,投资者也没有能力在债券违约后与发行人进行漫长和复杂的博弈。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这些短板已经成为制约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痛点。